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首先从文本出发是正在确的起点,的确。但可以走向创作或美学分析,亦可走向文化和社会分析。但文本分析都是基础。女别三日刮目相看。
原文地址:关于最近,关于电影作者:妖小九
其实我一直觉得完全不涉及文本分析的影评很狭隘。
所谓不涉及文本分析的影评,大略指不谈电影语言(叙事、结构、视听、剪辑等所谓的技术层面),空谈市场、符号、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context类的分析。这其实是缺乏对电影艺术语言的尊重,电影这一研究对象其实在类似的分析中逐渐丧失了电影本体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我对Bordwell的电影理论自带好感,他虽然几乎全然抛弃了context只做电影本体研究,但这类研究始于电影也止于电影,换言之,他的理论是类似方法论式的研究,重在分析演算出那些符号、哲学、文化的等式,单位是电影语言。他对电影的研究不在概念上,而在呈现上。
与之相反的倒不是和Bordwell大干一场的法兰克福学派后裔,而是逐渐衰落的宏大理论。这几个月看了一些grand theory的文章,其中第一篇让我痛苦不堪的来自Ray Chow。通篇看下来,感觉无关标题中提到的中国电影,一切都是政治文化研究,源头还都是西方研究。文化研究母题早已有了,大部分基于身份认同,于是有关于此的电影无外乎都是女性研究、种族研究等等,并不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而特殊化,中国电影也一样。这种去东方化是否有意义暂且不谈,我只觉得这种探讨其实偏离了电影本体,而全然是比较文学范畴内的研究。相较之下,哲学挂的Deleuze和以前者为推崇对象的Rodowick把电影完全剔了出来自成时空体系,虽然极其晦涩,但也是相当有意义的。Rodowick批评Bordwell的理论事实上比他所批评的概念化理论更缺乏哲学基础,并指出Bordwell所谓的基于通过描述统计得来的普遍的理论事实上是非常片面的。
不从电影理论,仅从电影评论角度而言,我个人觉得在将每部影片作为个体进行评论和研究的前提下,Bordwell的理论并无太大问题,说到底,他对个体最简单的分析就是对风格形式的归纳,而这对于理解电影表达显然是大有裨益。然而,在对电影这一艺术进行研究时,应该尽量避免经验式的总结——这也是我最近才明白过来的。哪怕是对电影史的梳理,也需要一个很宏观的角度。本科时候上过两门电影史。其中李迅老师是以电影语言为脉络梳理世界电影史,李道新老师则是以文化批评为脉络讲中国电影史。前者重于技术和表达方式,后者重视内容和历史文化背景。二者诚然都是重要且相辅相成的,电影史的发展其实就是基于两者:技术的发展,包括摄影机、胶片、收音、剪辑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影片表达上的变革;政治文化背景和市场的发展,带来影片内容、风格和思潮的变革。以新浪潮为例,没有战争的创伤与艺术电影兴起的背景,没有巴赞,艺术电影本身不会得到发展,或许特吕弗、戈达尔就不会接触到电影这种表达自我或现实的工具。同样,去掉400下那个华丽丽的长镜头,去掉法外之徒那段著名餐厅舞蹈的音轨效果,新浪潮也不会是新浪潮。对电影语言的分析是决不可忽略的,比起完全忽略文化背景的Bordwell式分析,我更不喜欢那种可以把“电影”随意替换成任意艺术的理论分析。
至于专写那类纯有感而发只对剧情无病呻吟观后感的人,就别以专业影评人自居了吧……最近被为某网站撰写“影评”的某学姐强行互fo了微博,看她的评论真是看得痛心疾首。一部电影看下来,只是哀叹人物命运,这是何等的……用陈宇老师的话来说,何等的“街坊老大妈”。基本就是一个文笔稍好的八卦,看着难受。
另外最近开始涉及一点文化研究的文章和研究,也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reading多得看不过来,但一点点充盈起来的感觉还是蛮好,一度觉得本科白念了,后来又想正是本科的基础让我首先脱离了街坊老大妈的评论趣味,并且具备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也算没有浪费。想研究的题目一点点出现,出乎意料地自己竟觉得有趣,就是太懒了……一句话说来,基本上,现在的状态是:新世界的大门在面前打开——了一条缝。
慢慢窥探门后的世界吧,巴赞大大说了,电影是扇窗来着。





话题:



0

推荐

尹鸿

尹鸿

65篇文章 4年前更新

传媒学者,影视传播研究者,教书匠。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