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电视常常因为其大众传媒的通俗性和传播的市场性,从欧洲的法兰克福学派到中国的不少精英知识分子,都常常诟病其缺乏文化的雅韵和深度,甚至批判电视收视率为万恶之源。电视的雅与俗、叫好与叫座似乎难以兼得。而最近,央视播出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石头》却因为同时得到了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共同认可,挑战着电视文化的传统价值体系,证明着雅与俗之间并非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也证明着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综合素养的提高,社会精英与普通大众之间已经很难截然划分,更证明着电视文化本身,是可以在大众传播的渠道中,完成传播知识、沟通情感、创造共识的重要作用。

应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高收视和高口碑不是偶然的。这些年,央视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电视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森林之歌》、直到《公司的力量》、《华尔街》,央视纪录片都不断创造着社会文化热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舌尖热”现象的偶然中有其必然。从传播角度上来说,这源于纪录片两次重大的机遇:一是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他们开始积极拓展纪录片题材的多样性,创新纪录片题材的模式化和类型化,推动一大批现实类纪录片的选题立项;二是综合频道开设《魅力纪录》栏目,使纪录片节目进入了央视最具影响力的黄金时段,以文化品质参与竞争,吸引大批年轻的观众回到电视机前,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出乎意料的传播效果。

当然,从作品本来来看,它的成功则源于它完成了大众题材、电视表达、文化内涵、专业含量的结合。吃在中国、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这些流行语充分说明了对于一个习惯定居的农耕国家、家族生活的中国来说,饮食文化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舌尖》正是从这样的角度,而是将“吃”还原到家庭、乡村、邻里关系层面,将美食与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生存智慧、生活美学、人生哲学结合在一起,用一个个生动记录的细节,用一个一个唯美而富有质感的电视画面,用一种体验和品位的心态,将饮食文化的精髓传达得酣畅淋漓、引人入胜,加上作品充分采用了当代纪录片的电视表达经验,使用大量近景特写,加快了叙述节奏,增加了画面信息含量,甚至在不破坏事实逻辑的基础上大量采用了一些艺术加工手段提升声画表达的感染力,这一切共同创造了《舌尖上的中国》现象,”吃货”这一调侃式的词汇中,多了还乡的情绪,文化的追问,生活品质的寻找。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触动了每个中国人的各种美好生活记忆和情感的软肋,而且也向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传达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在魅力。

《舌尖》的成功,应该说与创作者忠实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忠实于对生活体验的动情传达、忠实于对电视艺术的美学追求息息相关,同时更是与主创人员对饮食文化从材质到烹制,从品味到品位的专业修养和认知密不可分。虽然我们每天都浸润在饮食中,但电视片却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中,加入了许多我们未知的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和信息的专业性。这应了一句话,电视要征服观众,你必须比观众知道得更多,看得更远。而且越是在观众习以为常的地方你能够告诉他忽视或者未知的信息,你就越能引起他的认同和共鸣。

当然,《舌尖上的中国》如此热遍全国甚至热传海外,多少会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未必能够完全复制。但《舌尖上的中国》在规律上却并非完全可遇不可求。如果文化产品能够立足生活,深度开掘,提升专业含量,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与观众的体验和情感自觉沟通,那么电视文化不仅可以免俗而且也可以引领生活,不仅可以创造收视率而且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最有效的载体。(原文已刊载于《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7期)

话题:



0

推荐

尹鸿

尹鸿

65篇文章 4年前更新

传媒学者,影视传播研究者,教书匠。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