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
      上午好。今天在清华园这个典雅庄重的穹顶礼堂,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我们一起来共同见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十年的历程。在此,我代表学院师生对各位领导、嘉宾、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你们多年来对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我也代表学院向所有曾经和正在学院工作、学习的老师、同事、同学们表达衷心的祝福。
      下面,受柳斌杰院长和院务会委托,我向大家简要报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2002年4月,在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一流大学的战略背景下,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成立。其前身是1985年在人文学院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成立的传播系。《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教授受聘担任首任院长。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教授受聘担任第二任院长。学院的学科建设在很短时间内,已经跻身国内一流新闻传播学科行列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原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资深新闻学教授托平先生作为召集人的国际评估专家组,高度肯定了学院“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新闻传播学科”的方向和努力。
      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一棵年轻的小树,植根于清华的文化沃土,感应着时代的发展脉搏,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经历了跨越发展的十年,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学科建设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新闻到传媒到传播扩展,形成了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 
       清华新闻与传播学科虽然可以从曾经在清华执教的梁启超等近代报人那里找到文化基因,但学科建设几乎从零开始。学院在广泛吸取兄弟院校办学经验,多次听取国内外专家意见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科建设模式。
首先,在学科设置上,强调保持与新闻传播行业之间的互动联系。从传播系到学院成立,我们通过对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分析,结合中国实际,确立了以新闻为基础,覆盖大众传播相关领域的学科设置思路,形成了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经济与管理、国际传播等学科分支。近年来,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社会与传播的关系更加广泛,我们又开拓了政府公共关系、战略传播等新研究领域;建立了媒介融合实验室;成立了清新传媒这一全媒体学生实践平台。从新闻到传媒到传播的扩展,反映了我们学科设置对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发展的关注和响应。
      其次,在学科机制上,学院致力于促进媒介融合、学科交叉。为更有效地整合全院科研和教学资源,经过反复慎重讨论,根据学院自身条件,我们没有采取常规的“院-系”架构,而是一个无系之院。学院现有5个承担院内教学科研组织功能的研究机构,4个跨院系的开放校级研究中心以及若干与政府和国内外媒体、企业合作建立的应用性研究机构。在学院平台组织教学科研,使管理服务更加扁平高效,保证教师学术自主性的同时也适应了资源共享的科研和教学理念;在专业设置上,我院本科按新闻与传播大类招生,通过高年级专业方向阶梯课组和研究生方向划分出若干不同的分支,完成培养方式专与通的结合。

       二、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理念,实践教学、国际化办学取得了突出成效。
       学院人才培养覆盖从本科到博士各个层面。近几年来,学院招收本科新闻学国防生,为部队培养专业人才;开办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为中央主流媒体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与美术学院、信息学院等联合培养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硕士生;招收新闻本科二学位学生并开设出镜记者方向,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人才。建院10年来,学院累计招收全日制学生1486人次,已毕业910人次;研究生进修班结业学生485人次。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总数576人,其中留学生占学生总数四分之一。
      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本。清华学生流传一句玩笑话:清华不会有不好的学生,只会有“不好”的老师。千里挑一进入清华的学生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将清华学生这种生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实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突出的新闻传播人才,适应全球信息流通、数字技术发展、信息社会变化的要求,一直是学院的中心工作。
      首先,学院确立了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人才培养目标。建院之初,范敬宜院长明确提出“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思路。他认为这既是清华大学的特殊地位使然,也是清华百年历史的大学传统使然。柳斌杰院长在受聘讲演中也强调,清华“应该继续向培养高层次、复合型、领军人物的人才培养目标上转变”。传播主流价值、服务国家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体现了清华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院的办学目标。学院通过让学生进入主流媒体实习,主流媒体专家进课堂,学生走基层,开放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对主流媒体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激励学生不仅上大舞台干大事业而且在小舞台上也能干大事业。同学们在新闻观、传媒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上不断成熟,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强化。近年来,学院各层次的内地毕业生80%以上进入了主流媒体、党政机关、国有大型企事业机构和重要国际媒体工作,绝大部分都能较快较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部分毕业生主动要求去部队、基层、边疆工作,经受锻炼,报效祖国。近年来,多位毕业生获中国新闻奖;许多毕业生受到各种表彰;媒体多次报道我院毕业生的成长。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不同岗位上健康成长。
      其次,学院在拓宽通识教育基础,建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探索了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路径。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走基层的社会实践或是新闻采访写作的大篷车教学,无论是成系列的实践工作坊或是清新时报社、清影工作室等实践平台,无论是学生田野调查或是毕业论文改革为实践作品,学院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框架,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传媒、深入生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接受实践检验。范敬宜院长有句名言,“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从《乡村八记》到《土门日记》,从《华县皮影生态研究》到《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这些被媒体关注的学生调查报告或文化纪录片,既是学生的实践成果也是同学们自我成长的总结。温家宝总理在给范敬宜院长的回信中,称赞我院实践教学方式并指出,“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在实践中培养责任心和专业能力,这已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经验。
      第三,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同时,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当今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全球框架之中。与世界对话是当今新闻传播人才的必备能力。目前,我院有长期国际留学和工作背景的师资占教师总数85%以上;本科四年全程有不间断的英语专业课程;学院先后开出近30门双语和英语课并选用多本英语原版教材;开办GBJ全球财经新闻硕士研究生英语项目;全院现有来自近20个国家的100多名留学生;学院与国际记者中心、路透社、彭博社、宏盟集团等国际新闻传播机构保持着实质性的合作;国外著名大学或媒体的外籍教师常年受聘在学院任教;从本科到博士都有相当比例学生去境外国外交流、学习、实习,参与国际项目……。这些措施,对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国际专业期刊也报道过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为学院创造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过去十年,学院的人才培养成绩令人欣慰。李强同学的调查报告在《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入伍后被评为“军事优等个人”和“优秀士兵”的贾娜同学获得了中国大学生10大年度人物称号;在校本科同学参与的《在京创业的河南人》系列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文汇报》等媒体以很大篇幅连载我院研究生曾维康以调查报告形式提交的反映当下农民生活状态的硕士论文;学生拍摄的纪录片《大肆》等多部作品获全国性和国际性奖励;出席G20峰会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专门接受了学院清新时报总编辑李燕茜同学的采访;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等众多国际要人来华访问活动中,我院学生的亮相也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关注。“新闻与传播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等成果先后两次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发文肯定和推荐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的教学经验……。与那些历史悠久、积淀丰厚的兄弟院校相比,我院学生规模小,人才培养经验不足,但学院开放式地吸取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的先进经验,用一流的生源质量和满意的就业表现,证明了在人才培养的探索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在学术研究上,积极关注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的变化,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长期形成的大学文化。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形成了关注现实、面向未来的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学院在积极支持教师从事基础史论方法研究的同时,鼓励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和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重点课题近10项,其他省部级和横向课题数百项。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我院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同类院系前列。这些课题,大多是对当前新闻传播、文化发展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焦点问题的研究。部分成果得到了相关党政部门的重视,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决策咨询和应急服务。许多研究对文化产业发展、新闻传播业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持。连续发布多年的“中国传媒发展报告”、“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等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学院还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北京市精神文明办、英国路透社、日本日经社、网易等建立了紧密科研合作关系,促进了学术研究与新闻传媒实践的结合。
       
      学院积极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举办了多期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和北京市领导干部自主选学专题培训,为国务院新闻办举办多期对外宣传干部和媒体骨干培训,为全国各部门各地区举办了近百期专题培训;德国媒体培训、路透社培训等国际项目等也在长期进行。学院在文化产业、新媒体与社会管理、政府公共关系、国际传播等方面,通过面向国内外的培训服务,传播学术成果,推动学科走在学术研究前沿。

      四、在师资构成上,形成了科研能力突出、国际化程度高、热爱教学的教师队伍。
      学者是学院的根基。学校要求新闻传播师资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保证长期可持续发展。一批在海内外卓有成就的学者和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人陆续进入学院工作,形成了一支传媒经验丰富、国际化程度高、学科背景多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全职教师26人,博士后研究人员近10人。还有多位在学院教学研究的外聘专家、访问学者和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教授占全院教师总数五分之二,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85%,形成了倒金字塔师资结构。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教师毕业于海外著名高校。现有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担任教育部新闻学和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指委成员。师资队伍的教育背景、学术基础和科研教学能力比较突出。
       学院部分教师曾经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长期工作。不少教师兼任全国性新闻传播行业协会和学术机构的负责人或媒体顾问;部分教师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担任新闻评论员、客座主持、特邀嘉宾等。大部分教师都具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
      特别欣慰的是,学院教师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着高度共识。学院教师经常说,教书是个良心活。全院尽管教师少、科研任务重,但大家把学生培养当作良心活来重视,学院也把最好的资源用到学生上。包括已故范敬宜院长在内,全体教授都为本科生开课;本科实行新生引导计划;全体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为学生免费开放;学院用各种创收经费来改善教学条件,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老师与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师生情谊,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久前,国际评估组通过对课堂和学生的实际调查,在评估报告中特别提到,“我们发现教师们充满活力、博学多才、在讨论中思想开放,并关注学生的需求。”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是学院文化最大的骄傲。在此,我提议,我们大家向所有为学生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老师们鼓掌致敬!

      清华大学已进入新百年,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在跨进新10年。面对经济全球化、媒介数字化带来的挑战,肩负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如何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巩固和形成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学院文化,如何在面向主流的同时坚持批判性思维和建设性立场的统一,如何适应媒介融合和社会信息化的需要,都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考验。柳斌杰院长在他受聘仪式上指出“我们对新闻传播领域未来的发展走向认识上还有很多的未知数,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团结奋斗,共同研究,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破解这些难题,是学院未来的使命,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共同努力的方向。
      今天大家看到我们学院宣传品上都有“清新”二字,这是师生们对学院文化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清新,意味着成长和未来。学院的未来成长之路还需要得到在座诸位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今天的清新“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相信,明天的清新一定能“百般红紫斗芳菲”!

      谢谢大家。
2012-5-10

话题:



0

推荐

尹鸿

尹鸿

65篇文章 4年前更新

传媒学者,影视传播研究者,教书匠。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