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8年,中美贸易局势紧张、宏观经济环境严峻,同时税收风波席卷影视行业、治理天价片酬保持高压、作为产业经济重要元素的明星“人设”不断面临危机、资本在影视领域闻风而逃……大事频频、舆情不断,连续十七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似乎突然面临一道拦路之坎。然而,借改革的发展惯性,这一年的中国电影还是在风风雨雨中突破了600亿年票房的新关口,国产片在市场份额中以压倒性优势显示出产品品质的提升,全国的影院建设和银幕建设仍然维持快速增长。尽管人们对中国电影的未来期望,带有某些不确定性的担忧,但中国电影在过去一年仍然在全球市场上保持了高水平的发展速度。
 
中国电影的确面临种种新的不确定性的考验: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消费降级的担忧,电影管理机构调整带来的管理方式、思路、手段的变化,更加复杂而冲突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对电影题材、内容形成的干扰和压力,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的始乱终弃,税收政策和执行带来的对影视行业规则、潜规则的全面影响,观众和社会各阶层对影视行业的过度关注带来的公共道德审查日趋严苛,甚至收入分化、社会阶层差异造成的对影视界财富的普遍性不满,都可能既影响到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影响到正在趋于完善的电影产业链条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撑,造成电影生产能力、特别是中大投资的主流商业电影生产能力有可能下降,更会影响到电影题材、类型、主题、表现的开放度、自由度和宽容度,同时也会带来种种监管、舆论、市场的偶然性和突发性,甚至还会对观众的观影心理和需求带来某些可见和不可见的抑制。可以说,舆论失控、市场失序、产业失范、监管失度的不确定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未来都可能影响到电影产品供给的充分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电影仍然是其中最重要的精神梦想,而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为电影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一直被忽视的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和后影院市场还可以更多的精耕细作,即便是票房市场也还有诸多相对“冷”的档期、时段期待烧热,还有一些细分的观众市场有待填补,还有一些重要的电影类型需要加强。从大的态势来说,中国电影赶超北美电影市场的步伐,也许没有预期的那么快,但整体的发展曲线还是在继续上行,并没有真正面临所谓的下行拐点。
 
当然,凡事都是上坡难下坡易,中国电影一旦出现下滑就可能出现断崖式曲线,如同当年红极一时的电视如今所面临的危局一样。因此,新的一年,中国电影更应该意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需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第一,正确认知电影的审美功能,从而让电影创作和生产继续保证其适度的宽松度。近年来,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够出现一系列叫座叫好的优秀作品,恰恰是解放思想、尊重创作自由的结果,不能简单地把电影等同于新闻、理论宣传、历史教科书,更不能对电影望文生义、无限扩大,也不能在电影监管上受到一些偏激、片面的舆论所过度影响,而应该从审美整体上把握电影向上向善向美向前的价值表达,给予电影更大的创作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给电影行业以信心,为优秀电影产品的出现创造正常的社会环境。
 
第二,深化电影改革力度,推动电影产业环节更加完善。外部资本的退出,虽然对电影行业会带来消极影响,但也减少了恶性竞争、让电影业能够更加专心致志于自我完善。电影企业可以更加注重电影内容的品质,培养电影生产要素资源,提升内容竞争力;而院线市场则可以更理性地进行行业整合,提升效益;电影企业可以按照产业规律而不是资本规律去形成产业链完整的企业集团和专业性、核心竞争力突出的“独立”企业。
 
第三,打造行业规则和共识,建构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减少了外来冲击,电影行业可以更从容地达成市场共识,建构制作发行放映各个环节的交易规则,完善经纪人制度,形成供求关系的调节机制,解决明星片酬、版权保护、版权交易、编剧权利、公平交易、数据共享等等相关问题,真正进入“规则时代”,这也是电影工业化的必经之路。
 
第四,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国电影从快向好的发展。经过前一阶段疾风暴雨般的大发展,各级党和政府机构的政策法规,都需要从“促快”向“促好”方向转化。应该加大扶持青年电影人的力度,加大扶持电影工体体系建设,加大扶持具有艺术探索多样性的电影项目,特别是要探寻符合影视特点的税收制度改革和税收优惠体系建设,切实地让影视行业、内容行业有余力、有条件从做大转向做强。
 
中国电影,经过10多年的产业化改革,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来之不易。因此,如何为电影创作生产的开放、电影行业改革的深化、电影产业链的完善、电影市场秩序的建立、电影管理和促进的法制化、合理化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电影是否能够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将担心转化为信心。
话题:



0

推荐

尹鸿

尹鸿

65篇文章 4年前更新

传媒学者,影视传播研究者,教书匠。

文章